我國大部分高速公路采用“半剛性基層+瀝青混凝土面層”的結構形式。而半剛性基層容易產生干縮和溫縮裂縫,在行車荷載及溫度應力的作用下極易形成反射裂縫。如此,在面層與基層間增加一層既能把面層和基層良好粘結又能防止放射裂縫的下封層十分必要。
同步加纖碎石下封層形成的結構為:玻璃纖維被瀝青浸潤,而碎石被壓入其中,形成一個具有很強嵌鎖作用的網狀體系。這樣,同步加纖碎石下封層既能很好加強層間結合,又能使路面結構有較強抗裂、抗滲等性能。同步加纖碎石下封層是采用加纖同步碎石封層車幾乎同時噴灑兩層乳化瀝青、一層纖維及一層碎石集料,隨即采用膠輪壓路機進行碾壓而成。
同步加纖碎石下封層技術特點
同步加纖碎石下封層這一新型層間結合技術具有其它層間結合技術無法比擬的優勢:
(1)節省能源,減少環境污染。
(2)其結構中的纖維起著加筋和橋接作用,對前后兩層瀝青結合料形成極強的吸附力,加之碎石的壓入,能很好的將面層與基層粘結在一起;對封層起到高溫穩定、增韌阻裂及抗滲的作用,能有效延長道路的壽命。
(3)加纖同步碎石封層車同時完成2層瀝青灑布、一層纖維及一層碎石撒布。施工快捷。
加纖同步碎石封層車
加纖同步碎石封層車由瀝青加熱系統、瀝青灑布系統、纖維撒布系統、石屑撒布系統、電器控制系統、雷達測速系統和液壓動力系統等構成。其中,纖維撒布系統從結構上分為左右兩個纖維剪切單元箱體,可以手動左右展開至撒布寬度,每個剪切單元均為“一控一”控制方式,形成瀝青灑布→纖維撒布、瀝青灑布→石屑撒布一一對應的關系;纖維輸送管采用優質不銹鋼軟管輸送。經剪切單元剪切后的纖維在上下兩層均勻撒布的瀝青中呈亂向分布,相互搭接,與瀝青形成網絡纏繞結構。電氣控制系統根據瀝青密度及負載的變化,由計算機修正參數,并進行標定,從而準確控制瀝青泵的排量,使瀝青灑布量誤差控制在士1.5%;根據不同的施工需求給操作人員提供準確的灑布參數,通過后操作臺上顯示屏設定參數;采用進口知名品牌編碼器準確檢測瀝青泵轉速和纖維剪切單元剪切轉速,確保瀝青灑布精度和纖維撒布精度;能根據路面寬度任意調整瀝青灑布、纖維撒布和石屑撒布寬度,石屑上下限傳感器保證石屑始終處于正常料位。
加纖同步碎石封層車實現了機、電、液合一化操作,操作工序簡單。
原材料控制
(1)纖維
纖維在同步加纖碎石下封層中作為增強相,對封層整體的路用性能有重要增強作用。在選擇纖維的種類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其與瀝青的粘結性。結合加纖同步碎石下封層在結構中的作用,在進行纖維的選擇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①與瀝青界面粘結性能良好;②應具有較高的抗拉強度;③具有較好的分散性。
選擇60mm無捻粗紗型玻璃纖維。它由多股原絲絡制而成,每股原絲含200根玻璃纖維單絲,玻璃纖維直徑12~23μm,特克斯數150~9600tex(g/km)。
(2)瀝青
改性乳化瀝青熱穩定性較高,高溫下(60~70℃)不流淌;低溫性能較好,脆點底;其軟化點、回彈性、成膜性、粘附性均優于乳化瀝青。本項目選擇SBS改性乳化瀝青為結合料。
(3)碎石
經對各種碎石的大量試驗結果,從壓碎值、石粉雜質含量、粘附性及掉粒率等性質綜合對比可知,運用于同步加纖碎石封層的效果:玄武巖>巖石灰>花崗巖。
纖維瀝青碎石封層技術對集料種類無特殊要求,花崗巖、玄武巖、石灰巖等均可。
本項目選用萍鄉白竺4~6mm石灰巖碎石。
施工準備
(1)施工前,應組織專業人員對已過養護期的路面基層的平整度、橫坡、高程、整體強度等各項指標進行檢查,達到合格標準后對不平整的地方進行處理,先清掃表面的雜物及松動的石料、泥土及障礙物,必要時用鋼絲刷或用水沖洗,盡量使基層表面集料顆粒外露;對路緣石邊緣部位必要時用人工多次清掃后,并用強力吹風機吹凈灰塵;被污染的路基面要用水沖洗干凈,應等表面水分蒸發,基層表面干燥后才可進行下封層的施工。清掃后的基層應封閉交通,禁止行人及車輛通行。
(2)原材料性能檢驗。對改性乳化瀝青、碎石、纖維等進行質量檢測,確保施工時碎石、瀝青和纖維的灑布量符合相關技術要求。
(3)機械及人員準備?,F場應配備加纖同步碎石封層車、10m3以上碎石撒布車、10t膠輪壓路機、以及路面清掃工具等設備,且設置專用人員。加纖同步碎石封層車在施工前應進行嚴格的檢修、參數調試和校準。其配套設備、碾壓設備、運輸車、清掃設備等的檢修工作也應同步進行,并注意考察各主要設備在作業速度等方面的協調性。
本項目主要設備投入情況如下表所示:
(4)天氣。氣溫低于10℃時,或有霧、下雨,不宜施工。
施工工藝
(1)在路基頂面恢復中線,中線段每10m設一中心樁,并在兩側路面邊緣外0.5m處設立竹片標樁。
(2)在潔凈干燥的基層表面灑透層油,滲透48h以上。
(3)瀝青、纖維與碎石同時撒布。根據全幅寬度調整加纖同步碎石封層車灑(撒)布寬度,使施工幅數為整數。施工行駛速度為4~5km/h,并盡量保持車速的穩定。必須保持改性乳化瀝青溫度在60℃左右。
本試驗段施工中各材料灑(撒)布量:SBS改性乳化瀝青為1.8kg/m2、纖維灑布量為60g/m2、石灰巖碎石用量采用7L/1000m2。
(4)局部處理。每車料起點、終點縱向裂縫處視具體情況進行人工處理,過厚或過薄區域進行人工找平。
(5)碾壓。下封層灑(撒)布完成后,應及時用膠輪壓路機跟進碾壓。一般以6km/h速度碾壓3~4遍,每次碾壓重疊1/3輪寬,碾壓兩側到邊,確保有效碾壓寬度。
同步加纖碎石下封層何時碾壓要根據碎石的粒徑、覆蓋率、乳化瀝青的破乳時間來確定,在保證不粘輪的情況下及時進行碾壓,其噸位應以沒有集料被壓碎的情況下達到最適宜的材料嵌入深度為標準。
(6)養生。養生的時間與施工時的氣候和環境有關,一般不超過3小時。養生期間應禁止車輛通行。養生直到乳化瀝青完全破乳且具備一定強度。
(7)清掃。待改性乳化瀝青破乳后清掃路面多余碎石;清掃應該從路面中間開始,向邊緣進行,每個車道充分清掃3次。
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和質量檢測
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1)加強原材料的入場前檢測,確定滿足規定技術要求后再投入使用。
(2)對實施加纖同步碎石封層的路段,要求基層具有一定的強度,平整度要好,表面清潔。
(3)施工前應對粘結料、碎石、纖維控制計量體系進行標定,確保施工時碎石、瀝青和纖維的灑布量符合設計要求。
(4)為了纖維均勻灑布的問題,一方面合理調整撒布器的高度,另一方面安排人員及時對纖維灑布器上的纖維和散落在路面上形成的“纖維團”進行了清理。為碎石均勻灑布,調整了兩個滾筒間料門的開度,并安排人員對前期出現的灑布不均勻的碎石進行了清掃,從而確保了碎石灑布的均勻。禁止撒布車在施工路段上有急轉彎或急剎車等情況出現。
(5)接縫處理。
縱向兩幅灑布之間會形成縱向接縫,縱向接縫處應保證有效重疊寬度,做好兩幅間封層搭接處接縫的處理。第一幅下封層撒布時預留10~15cm寬度不灑(撒)布,待第二幅下封層灑(撒)布施工時覆蓋上一幅預留瀝青邊緣,以保證縱向灑(撒)布接縫的噴灑量。
橫向接縫應采用對接法進行處理。在每幅開始灑布的起點前和終點后可鋪設3~5m油毛氈等不滲油材料,并固定好,待加纖同步碎石封層車從起點前起步后迅速打開閥門并行駛至正常撒布速度,以確保橫向接縫處瀝青碎石撒布均勻一致。
質量檢測
同步加纖碎石下封層的施工質量檢測主要項目、方法及標準如下表所示。
結語
隨著加纖碎石封層車的問世,同步加纖碎石下封層因其適用范圍廣、施工工藝比較簡單、節能環保等優點,可大大提高高速公路的路用性能,延長路面使用時間,此工藝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